为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全省政务管理座谈会议精神,市政数局召开全市政数(公共资源交易)暨党建工作会议,对今年政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再明确、再安排、再部署。2023年,黄石市政务服务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抓问题整改,补齐政务服务短板
按照全省政务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一是标准化梳理事项。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服务指南标准化编制,推动实现市域范围内同一事项的名称、编码、类型、流程、时限一致,做到4级118同,并同步做好事项动态调整。结合实际情况,规范事项认领发布工作,同一行政区划内事项数量保持一致;组织市直业务牵头部门,对本系统事项进行颗粒化拆分,做到全市统一服务事项标准,为全市通办和跨域通办打好基础。二是加强数据治理。健全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做好数据资源编目、注册、挂接资源等工作;正确处理数据需求侧和供给侧两者关系,加强数据汇集,提升数据质量,推动数据返还,丰富数据应用场景,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抓体系建设,夯实政务服务基础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出台提升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意见,建立常态化政务服务业务培训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加强办事指南常态化、动态化管理,确保准确性和便利度;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深度整合共享政务资源,扩大电子证照应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三、抓改革创新,擦亮政务改革品牌
一是深化“一窗通办”改革,数字赋能综窗建设,将黄石市民之家打造成全市“一窗通办”改革的标杆;加强督办指导力度,确保“一窗通办”改革方案在县市区全面落地实施,推动“一窗通办”全覆盖。二是推进“两个集中”改革,精准梳理下沉事项,推动政务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下沉,让基层接得住、办得好。完善“先建后验”改革。三是聚焦解决项目验收难题深化“先建后验”改革,建立项目联合验收新机制,推进项目联合验收机制取得新突破。四是试行“首席代办员”制度,打破行政职级,授予岗位相应审批权,在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等领域,试点高频跨部门事项“一人受理、全程服务”。
四、抓服务优化,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坚持“小切口”,围绕自然人、法人两个全生命周期,新增一批群众热点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对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全面推动落实“四减一优(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优服务)”,深入推进“五办”改革(免证办、承诺办、容缺办、一证办、邮帮办),切实减轻企业群众办事负担,提升办事体验。深化12345热线改革,建设企业投诉中心,提升接通率、答复率、满意率,推动市场主体和群众诉求及时有效解决。健全窗口服务监督评议体系,用好“好差评”“群众评”系统,做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断改进窗口服务作风。
五、抓民生同保,推动都市圈同城化
坚持政务先行,统筹推进武汉都市圈教育、卫生、文化、医保、社保等公共服务事项协同接轨,推动“圈内”资源共享、数据共用、服务共通,新增10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为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作出新贡献。
六、抓数字赋能,建强技术支撑平台
进一步理顺全市信息化项目规划、审批、监管机制,建设市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和县级运营中心,加速完成城市大脑规划编制、报审和建设方案。推进数据规范治理,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丰富数据应用场景,为智慧政务、智慧监管、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保障。加强对项目、安全、信息、数据和运营服务的监督管理,筑牢信息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