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中央第一巡回督导组组长周声涛,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楼阳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汉军等领导同志,先后就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作了重要讲话,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将四位领导同志讲话精神传达如下:
一、周声涛同志在咸宁市调研结束时的主要讲话精神
3月5日至6日,中央第一巡回督导组组长周声涛在咸宁市调研结束时,就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作了重要讲话。
周声涛同志主要讲了三个方面问题:
(一)如何把握好开展活动的重点和节奏
周声涛同志强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各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首先干出样子,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要把握好各级党组织压茬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半个月,防止出现压茬时间太短。村(社区)党组织,应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结束后,于4月底前启动活动,不得“抢跑”。对已经启动活动的村(社区),要认真组织好学习教育,同时按照省委要求做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工作。
(二)如何抓好分类指导
周声涛同志指出,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乡镇(街道)、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5个指导意见,各市县党委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指导措施。
(三)如何抓好学习教育、征求意见
周声涛同志强调,要采取多种方式,打牢学习教育这个基础,使学习真正入脑入心。征求意见要深入,画像要画得像。各级督导组要根据调研、个别谈话以及掌握的情况,提出意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主动认账,找准找实问题,对症下药,立行立改。
二、李鸿忠同志在市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上主要讲话精神
2月28日上午,省委在武昌召开市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李鸿忠同志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保持“六个足够清醒”
李鸿忠同志强调,要保持“六个清醒认识”。
第一,对党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和反对“四风”的力度,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从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上看,每当在新征程新起点进行新奋斗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自身建设。聚焦“四风”问题抓作风建设,是关系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性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清醒看到中央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上排山倒海、坚定不移、务见实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与态度。要看到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自觉,严肃认真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对省委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坚决抓好全省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心,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我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突出特点就是“认真”。要把认真过硬的作风传承下去,不能形成边际递减效应,前紧后松、草草收场。省委好比一座“变电站”,中央抓教育实践活动的力度经过省委传导到基层后,“电压”不但不能降低,还要升压变强。各市州对省委抓活动的决心、信心、力度,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主体不变、镜头不换、标准不降。
第三,对全省各地依然存在的“四风”问题的严重程度,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我省的“四风”问题是严重的。黄石市委、阳新县委抓作风是有力度的。要借教育实践活动的“劲风厉势”,出重拳、下猛药、动真格。向“四风”问题宣战、开刀,力争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总体上看,全省教育实践活动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十个方面:一是学习认识不深刻、不透彻;二是工作力度深度不到位;三是查摆问题火力口朝外;四是群众参与度不高;五是关起门来搞活 动;六是上下一刀切、头尾一般粗;七是主题不突出、重点不凸显;八是工作进度不平衡;九是不同程度存在过关闯关思想;十是存在“两张皮”现象。
第四,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从严治吏的重大部署,这是活动的实质。活动开展的对象是党员干部,重心是领导干部,关键是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第五,对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和重要作用,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各级党委一把手要做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带头人。各级一把手要把压力一层一层向下传导,做到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第六,对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检验和衡量标准,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如何,根本标准在于群众是否满意。我们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标准,让群众感受、群众满意、群众通过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尺度,引领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坚持把“认真、严格、深刻、实效”的要求贯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始终
李鸿忠同志强调,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和韧性,从严要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第一,要认真。学习教育要认真,查摆问题要认真,整改落实要认真。
第二,要严格。标准要严、过程要严、措施要严。
第三,要深刻。认识深刻不等于问题严重,如果认识不深刻,反而会犯更大的错误、出更大的问题。认识的程度、力度和深度,本身就是保证不犯错误的前提条件。
第四,要实效。要结合当地实情,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不能把活动的成效简单等同于为群众办实事,而要把干群党群关系是否改善、干部作风是否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是否提升作为实实在在的评判标准。
(三)真督力导,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李鸿忠同志强调,抓好督导工作,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要明确督导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对象;二要严督力导,确保活动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三要加强督导组自身建设。
三、楼阳生同志在监利调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主要讲话精神
3月6日,楼阳生同志在监利调研,召开荆州各县市区委书记座谈会,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了三个方面意见:
(一)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要注意“八个防止”
楼阳生强调,要注意做好“八个防止”:
一是防止“任务观点”。防止把教育实践活动仅仅当作是一项任务,甚至是一项一般性的任务。机遇是主动的,任务是被动的。当成机遇,就会牢牢抓住,积极作为;当作任务有的人就会敷衍、应付。
二是防止“雨过地皮湿”。真正难做到的是在思想深处、灵魂深处解决马克思群众观的问题,解决理想信念的问题,解决政治观的问题。这个层面的问题不解决,作风问题还会反弹。所谓触及思想、触及灵魂,首先是要找到自己活的思想、私心杂念,然后再按照党的要求、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党纪党规来对照,深挖思想根源,才能解决立场、观念问题。
三是防止“上下一般齐”。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一定不能盲目照搬照套,找准问题要符合基层实际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在强调方式方法的同时,要真听意见才能听到真意见。
四是防止“一锅煮”。各市州、各县市区要围绕中央和省委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什么办法有用就是好办法。
五是防止“用一个问题代替另外一个问题”。要防止以为群众办实事来代替解决“四风”问题。聚焦“四风”、反对“四风”不等于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了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不等于解决“四风”问题,这两者不能划等号。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进一步践行党的宗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就自然会有主动权、积极性。
六是防止“就事论事”。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在体制机制这个层面来研究,使得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长效、常态、可持续。
七是防止“赶进度”。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尽管不像过去一样搞转段,但在具体工作中是“一环节一方案一会议一把关”。是不是进行到下一环节,要经过省里的部署、听省里的意见。省里同意后,市州这个层面才可以进入到第二个环节;然后压茬,县市区接着进行。时间服从质量,原则上每个环节要按照两个月来安排。
八是防止“两张皮”。要坚决防止“经济建设是中心,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副中心”的错误观念。教育实践活动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要有机安排、统筹推进。要用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效来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千万不能割裂开来,搞成“两张皮”。
(二)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要把握“三个关键”
楼阳生指出,要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对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三个高”的要求,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对于第二批活动单位来讲,“三个同步”是预热是铺垫,应该是高起点开局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二是要强化“三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强化党委和党委书记的责任,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必须把教育实践活动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二是强化督导组的责任,要发挥指导和把关作用。三是强调活动办的责任,抓好综合指导、督办落实。要强调三个“一开始”,一开始就要认真起来,一开始就要定准位,一开始就要动真格。
三是要以好的作风抓作风建设。中央八项规定,解决“四风”问题,抓落实的重要做法就是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必须用扎实的作风抓教育实践活动,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三)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搞好班子和干部考察
楼阳生同志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是深入考察了解班子和干部的一个重要时机,也是加强对班子和干部平时考察的一个重要契机。每个班子在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的表现,各类领导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的表现,都要记录存档。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考察了解班子和干部的重要契机。
四、杨汉军同志在市州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上主要讲话精神
3月14日,省委组织部在武汉召开市州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汉军同志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杨汉军同志主要讲了两个方面意见:
(一)当前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杨汉军同志强调,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和单位把教育实践活动当做一般性的工作任务来安排。个别地方和单位对活动的目标、要求搞得不清,把握不准。有的党员干部存在等待观望思想,跟着做、顺着做、看着做。有的有畏难情绪。有的担心抓得太认真会搞过头。从面上看,一些地方存在思想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层层衰减现象。
二是聚焦“四风”问题不够。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简单地用解决工作、发展和民生方面等问题代替存在的“四风”问题。有的地方和单位甚至将教育实践活动和其他工作“打包”开展,用办实事代替教育实践活动,冲淡了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走神、散光、跑偏的现象。有些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对“四风”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认识不深刻,认为“四风”问题根源在上层,表现主要在领导机关,基层没有“四风”问题,存在与己无关的思想。
三是重点对象不突出。有的地方没有突出县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对面上开展活动提要求多,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如何带头开展活动作出示范考虑不多、措施不实。有的县、乡党委重抓下级,轻抓本级;重抓普通党员,轻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工作问题,轻思想问题和“四风”问题。
四是“自选动作”紧扣主题不够。有的地方和单位片面追求活动形式,“自选动作”设计过多,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的把教育实践活动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自选动作”淹没了“规定动作”,导致“规定动作”难以抓实抓到位,本末倒置,偏离主题。
五是学习教育不深入、不扎实。有的地方和单位学习计划性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随意性很大。有的静不下心来,坐不住、学不进。有的集中学习时间不够,没有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触及思想不深。有的以分散自学、辅导报告、观看电教片、参观考察代替深入集中学习讨论,相互交流探讨不够。有的“空对空”,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联系实际学。有的走形式、搞敷衍,学习体会千人一面、空洞无物。有的以办实事、搞服务代替扎扎实实的学习教育。
六是征求意见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有的地方重形式、轻实效,存在“公文旅行”、“函来函往”、“一窝蜂”下基层征求意见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征求意见搞层层陪同,群众不敢讲、不便讲、不想讲。有的地方将征求意见箱放在市、县委大院内,放在机关大厅内,群众看不到、进不去,有意见也提不了。有的怕群众意见太尖锐、下不了台,搞“体内循环”,不敢真开门、开大门听取意见。有的设计的征求意见表内容过于笼统,没有考虑到基层党员群众的实际,群众看不清楚、搞不明白,没有办法提意见。
七是分类指导不具体,针对性不强。有的地方活动方案照抄照转,一级套一级,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要求一个样,标准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到底。有的对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四风”问题研究不够,没有进行分类指导。有些基层单位制定的活动方案以抓业务工作代替开展活动,偏离了活动的主题。
八是活动节奏把握不好。有的地方对“压茬进行”的要求落实得不好,压“茬”没有压住,有的基层单位以动员会召开的早晚来衡量对活动的重视程度,片面追求早动员、早部署,争“第一”,存在赶时间、赶进度的现象。有的地方市、县、乡、村争相启动,在活动安排上有“抢跑”现象。
九是督导组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些市、县的督导组成员素质不强、业务不熟、培训不够。有的督导组组长投入精力不够,履行职责不到位。有的地方对如何处理好督导组工作人员自身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和做好督导工作的关系缺乏统筹安排,顾此失彼。有的地方对督导组一派了之,责任不清、任务不明、要求不高,没有对工作重点、关键环节进行沟通衔接,信息传递不及时。个别地方甚至没有制定《督导工作手册》或者工作方案,就把督导组派下去了。有的督导组对督导单位情况掌握不及时,问题发现不及时,严肃纠偏不及时,没有做到真督力导、严督实导。
十是活动办工作不到位。有的地方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学习研究政策,主动思考谋划做得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好对上的参谋助手作用和对下的督促指导作用。有的存在依赖思想,等上面出政策,靠下面出经验,盼领导出主意。有的对面上情况掌握不准,对存在的问题看得不清,对工作思路研究不透,办法不多,措施不明,对工作缺乏领导力、指导力。
(二)几点工作建议
杨汉军要求,针对上述10个问题,各市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各地活动办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深入研究,系统谋划,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把各项工作抓到位。要经常向党委书记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重要工作要及时请示,争取重视和支持。
二是要着力打好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同步”所做的初步工作和深入开展活动的关系,防止把第二批活动搞成“夹生饭”。要扎扎实实抓好学习教育,认认真真听取意见。要提高学习的组织化程度,确保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3天的要求。
三是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把握好活动节奏,在步骤上有先有后,梯次开展,压“茬”进行,不搞齐头并进,防止“一锅煮”。首要的是扎扎实实抓好市、县两级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基层党组织作示范,形成以上率下、统筹推进。要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每个环节多长时间,什么时候把工作重点转入下一环节,要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安排来推进,不比进度,不要“抢跑”。村、社区等基层单位要先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再启动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启动的,先组织好学习,打好思想基础,待整顿工作完成后,在4月底统一部署,全面铺开。
四是要加强分类指导。市、县两级活动办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分类指导方案。各地要根据省里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拿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分类指导措施。
五是要充分发挥各级督导组的作用。关键是发挥督导组组长的作用,要让督导组组长感到有压力、有动力,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切实担起责来。要加强与督导组的联络指导。同时,要不断提升督导组的能力素质,每个环节都要召开会议,对督导组进行再培训、再动员、再部署。
六是要注重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善于运用宣传舆论的力量来指导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特别要注意发挥言论、评论的作用,及时传递中央和省委精神,对一些重要问题要及时发出正确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