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叶委员: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政务服务、大数据工作和“智慧黄石”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强力推进市民“一卡通”的提案》(委员提案〔2019〕9号),我单位高度重视,印发《关于办理推进市民“一卡通”委员提案的通知》,围绕提案内容,明确提案落实责任分工及要求,会同市发改委、市交运局、市城发集团、市银行保监局、人行黄石中心支行等会办单位以及市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公司(大数据公司)、市自来水公司、市供电公司、市燃气公司等其他配合单位进行专题研究,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市民一卡通项目推进情况
(一)基本情况
市民一卡通项目是“智慧黄石”(一期)项目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政府的标杆性民生工程。该项目早在2016年10月份就完成了项目建设运营总体方案的编制, 2016年12月,原市大数据管理局组织完成了相关市直部门的意见征集,2017年3月份组织人社等部门赴宜昌考察学习,学习“智慧宜昌”的建设模式和市民卡项目建设经验,随后赴南京等先进地市学习“一卡通”项目的建设过程、运作模式、管理机制等。“一卡通”应用的场景和种类较多,呈现出“多头发展、合理竞争”市场化格局,其推广应用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行业部门与银行机构联合发行的,如社保卡、医保卡等实体卡;三是以行业管理部门为主导发行的,如交通部门推行的公交一卡通等;三是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导的虚拟支付方式,如云闪付、翼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2017年,国家人社部出台第三代社保卡规范,规划发行实体市民卡的方案在可行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技术层面无法实现一卡融合;二是市民卡与人社卡、居民健康卡整合存在行政壁垒;三是国内一卡通技术正在向“虚拟卡”模式转变。2018年3月,市政协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市大数据管理局和市大数据公司分别实地调研了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燃气公司等多家单位,目前,我市已发行公交IC卡、社保卡、燃气卡、银行卡、购物卡和各种会员卡等多行业多领域的各类卡片,随着多年的发展,用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月底,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会上进行了《加快推进黄石一卡通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并确定了“虚拟卡先行、实体卡为辅”的项目推进思路。经与“智慧黄石”项目设计咨询单位充分讨论研究,决定以黄石市民之家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依托,结合我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的方式,通过“市民e家”App和市民之家统一支付平台实现虚拟市民一卡通的基础功能,解决市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部分公共事业缴费,逐步实现公交卡、居民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融合,争取在2020年全面实现一卡通在社保、交通、医疗、公共服务、商业支付领域应用的全覆盖。市民之家信息化建设项目已于今年3月启动项目建设,由市大数据公司联合腾讯公司、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承建。
(二)各相关单位推进情况
1、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和市大数据公司通过集思广益抓顶层设计,以“市民之家”信息化建设抓项目统筹,围绕项目建设抓基础平台。经多次交流探讨,我市拟按照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虚实结合,安全可靠”为原则,为市民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一卡通服务,实现实体卡与虚拟卡相结合,多方式、多渠道的便民服务,让市民通过全市统一的市民电子身份,在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等领域享受便民服务。我市已建成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两大基础性软硬件设施,汇集了74家市直单位5亿余条数据。“智慧黄石”项目子模块政务行政审批平台、信用信息平台、智慧环保、12345公共服务热线、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政府协同办公OA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项目已启动推进。通过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迁移至“智慧黄石”云计算中心,全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和“智慧黄石”项目子模块协同,为我市“一卡通”项目实施奠定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应用通基础。全市机构改革,根据新的职能,会同相关单位加强全市项目立项管理,严格管控信息化项目立项,做好项目审批、备案、项目进度监督、绩效管理等工作。今年5月向市政府上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关于申请市人民政府印发黄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黄石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请示》,建立统筹管理我市信息化项目及经费管理、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培训宣传和考核通报,大力推进我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围绕“集并职能、减多简繁,优化流程、减时减负,系统集成、提能提效”,达到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不用办的目标,逐步实现“零证照”“零证明”“零跑腿”, 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应用通。6月向市政府提请上会研究印发《黄石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意见》,在数字政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专班合力推进各项工作。
2、市发改委积极推进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堵点问题。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100个堵点问题已经解决97个,没有解决的主要是数据共享问题,目前市级电子证照库已按照省证照库标准建设中,全市电子证照库正在采集存量证照数据和证照数据更新,还未达到电子证照应用阶段,全市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还在大力推进中,待数据实现共享,可为一卡通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市发改委将加强对全市各项目的立项的管理,特别是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及备案,会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做好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
3、市交运局积极推行使用新版一卡通公交卡。2018年5月我市正式迈入已开通公交一卡通的227个城市行列,市民可以在全市分布的39个公交充值服务网点进行公交一卡通的办卡、充值,市民使用新版一卡通公交卡可在全国开通了公交一卡通的城市异地乘坐公交。但公交一卡通仅限于乘坐公交,局限性较大,市交运局将积极配合支持政府部门整合各行各业的资源,实现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一卡通”。
4、人行黄石中心支行根据职责划分主要对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导的虚拟支付方式进行监督管理。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此类支付业务主要由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机构进行属地管理。我市虽已普及云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开展的支付业务,但各支付机构均未在我市注册成立公司或分公司,人行黄石中心支行主要是配合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对相关支付业务进行日常协助管理,在法定职责范围内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
5、市城发集团积极拓展虚拟支付方式多渠道便民服务。2018年市公交集团升级IC卡电子收费系统,推行全国公交IC卡互联互通,上线“银联”卡(pay)支付、银联云闪付和微信“扫码”支付;2019年开通京东“闪付”、支付宝扫码乘车功能,同时联合商家开展“1分钱”“1元钱”等乘车优惠活动让惠于民。通过提供多元化乘车支付方式,极大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市民乘车体验。市自来水公司就水费缴费已经实现支付宝缴费、微信缴费、手机银行缴费、银行网银缴费和银行代扣等多种方式,具有较好的硬件基础,能够实现对外接口实时对接,全力配合做好数据对接和共享工作,争取早日实现“一卡通”。同时,全市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按规范要求,采集相关数据至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6、市人社局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卡覆盖面、健全服务、应用灵活性和场景扩展。目前,全市发行社会保障卡234万张,已基本实现人人持有社保卡的目标,若发行实体市民卡,建议以社保卡为载体,避免发卡工作带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全市有一百余个银行网点可提供社会保障卡办卡服务,其中有30个以上网点可提供即时制卡服务,方便群众就近办法、补卡。人社部建设了电子社保卡签发平台,我市签发量已超过5万张,群众可以通过签发电子社保卡,实现各种应用场景的无卡手机端应用,市人社局计划今年内会同医保部门实现电子社保卡扫码购药功能,逐步通过实体社保卡扩展各种应用场景和服务范围。同时,全力支持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及时将市人社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签发的各类证照数据采集更新至电子证照库,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提交近88万余条证照数据,助力数据共享。
7、市供电公司积极拓宽电费缴费渠道。目前已与银联和工商、农业、中行、建行、邮政、招行六家银行开通银行代收代扣业务,同时开通了支付宝、微信、网上银行、掌上电力APP、95598智能互动网站等电子渠道,方便用户随时购电、缴费。据2018年数据,黄石地区非现金缴费比例达90%以上。由于电费计费及收费系统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式统一部署,用电客户编号是供电缴费系统中的唯一识别代码,考虑到全市用户数量多、电子支付覆盖面广,在推行一卡通项目中,应充分兼顾复用用电客户编号标识,进行数据关联共享。市供电公司已向省电力公司汇报“一卡通”项目,积极协调省公司相关业务支撑部门,共同推进。同时,全市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按规范要求,采集相关数据至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8、市燃气公司计划采用智能远传物联网表推行无卡和网上缴费。目前黄石中石油昆仑城投燃气有限公司使用IC卡燃气表属于一卡一表缴费,现有天然气用户基数庞大,该IC卡燃气表在设计、制造、软件、技术上与一卡通兼容难度较大。为便于用户缴费,公司已开始投资并实施智能远传物联网表替换IC卡燃气表工作,计划5年内完成居民燃气表替换工作,最终实现用户无卡和智能网上缴费,充分满足用户缴费多种需求,并不断努力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三)“市民e家”建设情况
1、总体思路是构建智慧黄石“大一统”展示层。围绕“亲民、便民、智慧、创新”建设目标,依托市民之家,建设“智慧黄石”“市民e家”APP 作为统一展示层。面向市民,融入政务便民服务、市民一卡通等功能,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采取一站式业务流、二维码查验、一键续办等,一次注册,通办所有民生服务。
2、确定建设方案。2019年3月形成《黄石市民之家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就政务APP、数据互联互通需求、第三方数据接口需求、多渠道服务接口需求、统一身份认证接口等需求,在便民服务栏目,就生活缴费(水费、电费、燃气费、话费)、交通违章、公交路线、企业信息查询、身份证信息验证等内容进行界定。并编制《市民e家APP及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建设方案》,包括与原有智慧黄石(一期)项目智慧政务行政审批模块进行数据对接、统一界面设计、统一身份认证、语音识别与语音搜索、与市政府办公OA系统进行数据对接,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等内容。
3、APP开发进度。已完成APP名称和样式确认、主体框架的搭建、APP开发者账户申请、APP政务服务功能模块开发、APP便民服务模板页面的设计。当前尚未完成便民服务业务对接,各部门尚未提供相关服务接口进行技术对接。由于我省2018年推出“鄂汇办”APP,并纳入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考核中,要求省直部门和各地市州部门将高频便民服务事项统一接入至“鄂汇办”APP,并引导广大群众下载、注册使用“鄂汇办”APP办事。同时,无法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对接,由于我省为实现全省统一入口,要求地方自建的APP不能与统一身份认证对接,仅能与“鄂汇办”APP对接并整合便民服务事项。《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进展情况通报第2期》(省政管办发〔2019〕40号)点名通报了宜昌“宜e之家”APP,未实施业务迁移,网上办事窗口未关停。鉴于每月全省各地市州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情况考核通报排名,我市正在积极按照全省各项考核指标要求,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其中,我市地方便民服务事项已有1项接入“鄂汇办”APP,并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接入更多本地特色的服务事项,相关跨省级的相同的公共服务类事项,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和推广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风险考虑
(一)标准尚未统一。一卡通项目涉及面广、行业跨度大、资源整合及协调难度大、部门利益错综复杂,相关政策、规定都没有明确界定,与一卡通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还不健全,交通、金融、社保、卫计等行业管理部门各自建立了标准,无法为“一卡多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二)技术难度较大。一是要兼容各行业各部门已发行IC卡系统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二是要保障一卡通系统的信息安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安全体系,确保系统数据交易、采集、传输和清算都得到最大的安全保证。三是要对接省工作要求,全省推行“鄂汇办”APP,要求高频便民服务事项统一由该APP提供服务,限制各地市州APP获取统一身份认证对接权限和功能,“鄂汇办”APP整合生活便民服务事项,需要省技术支持和考虑黄石本地实际情况,需要时间。
(三)运营成本较高。一是一卡通项目投资金额较大,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报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此外,需充分考虑可行性、必要性,一卡通领域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虚拟卡”、移动支付等发展迅猛,重新发行实体卡存在一定风险,易造成重复投资浪费;二是要进一步整合各部门资源,打破部门壁垒,需要较大投入,强力推进。三是一卡通后期运行维护、管理成本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调。集中力量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方案,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和各地一卡通项目开展情况,与顶层设计单位、全市发卡相关单位和企业积极沟通,保障各方利益,推进市民“一卡通”项目实施落地。与市城发集团、市供电公司、市天然气公司等企业单位开展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技术更新换代等多方面的探讨,针对市民卡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加大宣传培训和考核力度,推进数据共享。以我市“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契机,加快政务外网改造“一张网”五级联通和“最后一米”全覆盖、政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电子证照库数据归集,为市民一卡通项目建设和应用推广提供网络和数据支撑。目前,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数据源单位主要包括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自来水公司、黄石昆仑城投燃气、国网黄石供电公司等,各单位按照营商环境评价数据应报送清单,避免关键字段缺失、数据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持续报送共享数据。人社、交运、发改等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电子证照归集与应用工作,并确保证照数据更新及时性,加快实现证照应用接口联通和办事服务使用电子证照的频次。
(三)加快市民e家APP建设与“鄂汇办”融合对接。向上争取省技术和政策支持,依托统一支付平台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打造虚拟市民一卡通综合管理基础平台。以“让市民用一个APP畅享城市综合服务”为核心理念,整合在线支付平台对接、政务公开信息服务、智能交通出行规划、智能家居、居家养老、地理位置服务等公共服务、惠民服务、商业拓展等应用,为群众提供多样性、多渠道、便利化服务。
(四)充分发挥我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特许经营的价值,积极寻找社会资本合作方,共同探索项目建设和运营,充分发挥我市国有数据资产的杠杆作用,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方参与市民卡项目建设,减少财政负担,建立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可持续运营的市民卡项目运作机制。
黄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019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