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务要闻

数字赋能智慧监管 助力建设“无废城市”

来源:大数据科    时间:2023-12-04

近年来,黄石市在数字赋能、智慧监管等方面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数字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黄石市印发《黄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23年“无废细胞”创建工作的通知》、《黄石市工业领域节能减排降碳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能耗双控管理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举措,并以《黄石市大数据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为统领,统筹推进市容环卫、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等数字化项目,提升生态环境智能化监控、精细化监管及科学化决策水平。

二是加强统筹管理,城市“视频+物联网”融合建设。推动全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变“社会塔”为“通信塔”,再升级到“数字塔”。发布黄石市《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布点建设规范》、《公共安全物联感知设备基础信息数据规范》等标准规范,推动多维感知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应用。通过“平安黄石”、“雪亮工程”、智慧交通、智慧环保、应急指挥中心监测预警、企业用电监控物联网感知、禁渔智能监控、成品油综合监管、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等智能感知项目,建设了城市安全监控类、生态环保类、城市治理类视频资源,推动视频+物联网技术应用发挥实效。其中,“智慧环保”平台中的视频监控系统,接入100路高清监控视频摄像头,实现对66家国控重点企业、97个排口、3个饮用水源地的全天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接入180家企业、348个排口监测数据;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接入8个国控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实时数据;“秸秆禁烧”监控服务项目部署20个视频监控试点,通过秸秆焚烧高发区域附近的通信基站上架设高空网络球机对周围的农田进行监控预警,每个预警点覆盖范围可达12平方公里,初步实现对重点区域的覆盖。

三是城市大脑赋能,打造绿色宜居的“无废城市”。高标准编制黄石城市大脑规划设计方案,高质量开展需求调查,高起点对标先进理念,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突出我市城市大脑人工智能通用能力。在城市大脑中规划设计智慧能源双碳信息平台、升级改造环境监测千里眼、环卫调度指挥棒、智慧工地监视器、渣土车辆智安通等应用场景,如:智慧能源双碳信息平台,通过归集企业上报数据、政府统计数据以及前端实时监测数据,全局掌握各类企业碳排放和能耗指标,实现“能碳”态势运行监测,及时调整、优化各企业碳排放指标,助力绿色低碳升级;建立渣土车GPS监控系统、渣土车RFID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对渣土车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调用城市大脑AI中台能力,对渣土车辆进行异常事件识别类算法(包含黄牌车辆禁行区域闯入检测、抛洒异物检测、路面泥痕检测),降低因车辆情况、超载、超速等造成的安全隐患及环境污染。黄石市将持续推动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数字化赋能“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