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日,省政务办先后通过召开视频会议、现场调研观摩等方式,对黄石市大冶市开展涉企领域“免证明”改革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情况,进行线上、线下验收。2023年,市政数局积极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对接省级对口部门开展全省优化环境先行区改革试点区申报,指导大冶市成功获批涉企领域“免证明”改革先行区试点单位。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市政数局聚焦改革重点,助力大冶市努力打造一批实用、管用、好用的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切实为企业群众降成本、增便利。
一、加强数据接入,高效率支撑试点实施。强化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电子材料库建设,迅速升级原电子证照库系统,优化电子材料库模块,将证照数据从原有的124本,拓展到包含批文、证明在内的349本。支持大冶市对全市各级政务大厅“好差评”系统升级改造,将“E证通二维码”与“好差评”评价功能合二为一,目前,全市三级共510个政务窗口,实现企业群众在窗口评价器扫码,即可授权调用电子证照。及时向省大数据中心申请、授权,推进电子证照接口与住建、公共资源交易、城管、不动产、自然资源、交通等6个自建系统对接,有效接入E证通亮码扫码数据接口,确保证照数据畅通、安全调用。
二、强化流程规范,高标准推进数据汇聚。参照省市电子证照管理规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数据赋能扩大“免证明”应用领域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指导制定《大冶市电子证照暂行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各单位各环节的责任与义务,强化电子证照数据安全管理,切实规范电子证照应用。将涉及32个部门、政务服务办件中生成的349项证照,纳入黄石市电子证照平台,实行集中管理。安排技术人员一对一服务,对大冶市新产生证照数据实行“一办就录、应录尽录”,确保当日完成录入并签章,截至目前,已累计归集证照数据71065条。
三、坚持降本增效,高要求推进场景应用。立足切实为企业群众降成本、增便利目标,将技术论证与需求相结合,积极引导打造实用、管用、好用电子证照应用场景。通过建立市场主体注销联合协作机制,推动企业注销一件事“免证办”,累计免证办理企业注销登记783起。将“企业码”“身份码”与企业群众各类常用电子证照、电子材料进行关联融合,推动常用证照在全市各级政务大厅“一码通行”,实现硬减材料1398个、免提交证照23445个,占比31.5%。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为20家企业办理施工许可业务,免收相关纸质材料30项。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合同网上签订、中标(成交)合同等信息线上自动获取。质量监督员在工地现场执法检查,可直接调用施工人员建造师证书,现场查验施工人员建造资质。通过“免提交”、“免证明”兜底,优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模式,推行告知承诺事项119项、容缺受理事项47项,通过告知承诺办件3000余件、容缺受理办理业务150余件。实施证照数据下沉行动,基层工作者借助综合协同平台查询、核验基层群众所需的各类证明12项,调用数据30余次,赋能基层治理“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