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政务服务改革,聚焦基层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审批服务便民化措施,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便民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
一站式服务“零障碍”。平台升级。围绕“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按照机构名称、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办事流程、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六统一”标准,推进镇、村两级政务政务服务平台提档升级,加快建立市、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一个标准规范建设,一套机制规范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镇级便民服务中心14个、村级便民服务室383个,累计年办件量约15万件。服务下沉。在174项省定乡镇(街道)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基础上,额外梳理出800余项涉及个人政务服务事项,按照先易后难、分批实施原则,推进高频民生事项向基层延伸,进一步为乡镇赋权扩能。截至目前,已将第一批131项高频事项下沉到乡镇、26项高频事项下沉到村(社区)办理。窗口集中。创新推行综合窗口改革,打破“一个部门、一个窗口或多个窗口”的设窗模式,根据窗口办件量、事项网上办理深度及事项间关联性,设置78个综合受理窗口,将50个部门的1906个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实现群众办事由过去的“找部门”转变为“找一窗”。
一张网通办“零跑腿”。基层政务网上办。将政务服务网络和统一受理平台软件铺设到全市383个村(社区),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网上办专区,群众申办事项在村(社区)窗口即可得到办理。目前,1876个事项实现可网上办,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实现“24小时不打烊政务自助服务”。个人事项掌上办。推动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对接鄂汇办APP,涉及残联、医保、社保、公积金等部门23项高频事项在手机端实现掌上办理,并同步开通掌上帮办服务,实现“群众在线点单、工作人员上门帮办”。推行“免证办”服务,依托鄂汇办APP、黄石市统一受理平台,将手机端电子身份证应用到乡镇、村(社区),极大便利群众生活。目前,81本高频证照“免提交”标记比例达100%。关联事项优质办。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对全市涉及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进行归类,推出“我要开药店”“我要开宾馆”等116个“一事联办”主题事项,累计减少办事环节和必须跑动次数413个/次。首创农民建房综合联审联批模式,通过国土、城建、农业农村办等部门进驻乡镇政务服务大厅,实现农民建房“最多跑一次”。截至目前,共批复农民建房140余户。
一队伍代办“零距离”。志愿服务“帮代办”。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志愿服务”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1支专业志愿服务队+383个分队”的政务帮帮团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帮办代办方式,逐渐推动政务帮代办服务延伸至村、湾、组,实现“群众办事不出门”。截至6月份,政务帮帮团累计为群众帮代办各类事项2000余件。政务驿站“就近办”。将政务服务窗口搬到商户“家门口”,结合全市商场地域特点和企业群众需求,设立“政务服务驿站”4家,“政务小屋”9个,推动工商营业执照注册、税务登记、食药监许可证办理等商户服务事项就近办理。截至6月份,累计办件量达600余件,各类咨询900余次,推动商户持证经营占比提升30%。流动窗口“上门办”。采取“流动政务服务大厅”形式,打造集行政审批、普法宣传、惠企政策解读等为一体的政务服务智能流动窗口,通过开展送服务“进商街、进园区、进企业”,推动“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向基层延伸。截至6月份,已举办“政务服务进商街”活动2期,共摸排群众需求85条,集中上门解决政务服务问题47件。